

11月20日,“2025上海仲裁周运输与物流分论坛”在虹口区举行。本次论坛以“仲裁法修订与海事仲裁新发展”为主题,汇聚司法行政部门、仲裁机构、海事法院、高校专家、航运企业、保险界及律师界代表,共同探讨仲裁制度现代化与海事争议解决机制创新。
近两年,虹口在临时仲裁领域的突破性成果: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北外滩开庭并作出裁决;《北外滩临时仲裁服务指引》与《临时仲裁服务一本通》相继发布,上线共享仲裁庭、仲裁秘书人才库及仲裁员推荐名单,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。
主旨演讲环节,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副秘书长徐飞、上海海事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柯永宏、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理赔部副总经理刘轩昂、北京安杰世泽(上海)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阎冰等,围绕仲裁法修订背景下海事仲裁实践、司法支持与监督及法律实务应对等议题展开深度分享,对修订内容、重点条款、特别规定等进行解读,重点对“引入临时仲裁重大意义”“英国法对比”“强化国际交流”“管辖权争夺”等进行介绍,明确了律师与仲裁员在其中的机遇与担当,为行业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务价值的见解。


在圆桌交流中,上海海事法院法官邱浩、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邓杰、恒福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主任魏铭忠、众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伟等专家,就临时仲裁的司法保障、规则完善及市场化推广展开热烈研讨。
虹口区司法局局长王琳表示,虹口作为本市临时仲裁实践案例最丰硕、实践经验最丰富的区域,站在发展新节点上的北外滩,正以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大力度,全力打造“临时仲裁首选地”。
面对机遇与挑战,虹口将深化各方合作,推动临时仲裁的创新与实践,共同将北外滩打造成为临时仲裁的“试验田”和“应用场”,并向企业、行业协会、仲裁机构、律师事务所以及海事保险与保赔机构等业界发出倡议:增强“业务能力”,畅通“解纷通道”,引导“案件落地”,形成“虹口经验”,发出“中国声音”。
据介绍,本次论坛是落实新修订《仲裁法》关于“对于符合条件的涉外纠纷配资的论坛,可以选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仲裁地,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组成仲裁庭按照约定的仲裁规则进行”的具体行动。通过政策引导、实践创新与行业协同,虹口正加速构建国际海事仲裁高地,为全球当事人提供“愿意来、放心裁、高效解”的仲裁服务,为中国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“虹口样本”。
在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